您所在的位置:
东南网
>
专题> 海峡西岸经济区全记录> 见证
> 正文
将乐县黄潭镇西湖村:最大潜力 最大动力
种粮能致富,机械化是出路
2月6日 沙县富口镇白溪口村、姜后村
“要想富,专业户,规模经营是出路。”这是曾经的流行语。在当今买方市场的条件下,仅仅规模经营还不够,出路在机械化。这是我们对两户种粮大户比较后得出的结论。
黄文龙,是白溪口村的种粮大户,去年种粮80亩,基本上是传统的人工耕作。夫妇俩起早摸黑,忙不过来时雇工,一人一天工钱80元,有时100元,还要提供伙食。去年卖粮3万多公斤,收入5万多元,扣除成本,人均每天收入在50元左右。黄文龙说,等于在家门口打工,不要外出找工作,没有失业的风险。他今年准备种田百亩左右。
姜发灶,是姜后村的种粮大户,去年种粮515亩,大部分是机械耕作。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,他购买了2台手扶拖拉机、2台插秧机和1台联合收割机。去年仅卖粮收入就近30万元。今年,他准备再添置2台插秧机和1台大型拖拉机,专门聘请4个农机手,全程机械耕作,种田700亩。姜发灶说:“搞农业,一定要靠机械化。”
驻村三天,想到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一句话:扩大国内需求,最大潜力在农村;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,基础支撑在农业;保障和改善民生,重点难点在农民。真诚地期盼,在好政策扶持下,我省“三农”工作难题不断得到破解,让农村最大潜力早日变成最大动力,更好更早地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发挥基础作用。
本报记者 吴美章 薛希惠 郑长辉 文/图
相关新闻
更多>>视频现场
相关评论>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