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着小酒听讲座,“学术酒吧”为何让人“上头”
2024-10-18 10:26:01? ?来源:光明网-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点上一杯鸡尾酒,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,聆听一场学术讲座,“学术酒吧”正成为不断被讨论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。这些酒吧里举办的讲座,内容涵盖历史、哲学、艺术、现代科技等多个学科领域,讲座主讲者多为高校、研究机构的学者,而听众除了在校大学生,也有不少已经工作的年轻人。 在人们的传统认识里,学术讲座通常在报告厅、会议室、教室等专门的学术交流场所进行,讲者“西装革履”、听众“正襟危坐”是学术活动的常态。在酒精的催化下,学习和讨论学术理论知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?这一点,很难不引起人们的好奇与争议,甚至不乏“学术是否只是商家招揽生意的幌子”的质疑。 无论是演讲者,还是听众,酒吧的轻松氛围都能让人找到一种松弛感。这些“学术酒吧”的活动通常在夜间,听众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前来学习。更加松弛的讲座氛围,无疑能帮助他们卸下白日的疲惫与焦虑,从容倾听并深入参与。演讲者融入酒吧的环境,也更容易与听众开展平等和开放的交流。 有必要指出的是,“学术酒吧”举行的讲座,通常并非学术前沿话题的切磋。出席的听众有着差异化的知识结构、学科背景,在这一前提下,“学术酒吧”提供的是知识的大众化传播。酒吧这一开放性的场所,有利于参与者打破身份界限,更加纯粹地讨论知识与真理。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,“学术酒吧”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商业模式。 其实,在学术史上,利用酒吧、咖啡馆探讨学术知识并不少见。比如,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·沃森和弗朗西斯·克里克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时,就时常光顾当地的“老鹰酒吧”,在放松的状态下碰撞思想、交流研究心得。如今,酒吧还保留着一张标有“双螺旋宣布之处”的桌子。 “学术酒吧”也为跨学科的思想交流提供了平台。我们应该承认,不是每一家酒吧都能像“老鹰酒吧”一样能产生影响世界的学术成果,但每一次讨论、每一次交锋,都有可能在参与者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,为不同领域开拓新方向提供借鉴。在“学术酒吧”里,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,也为理论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条件。 近年来,从青年夜校、午校的走红,到大学生尝试“知识摆摊”,各种各样的知识传播形式,都指向都市青年对于终身学习的热情。事实上,这类由市场顺应社会需求创造的知识传播平台,有着更高的受众精准性。有媒体在报道中发现,一些学校里气氛冷清的讲座,在校外青年旅舍、书店、咖啡馆举办时反而气氛热烈。 与此同时,“学术酒吧”也满足着年轻人的社交需求,促进了青年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动性。随着新一代知识化群体的崛起,大众对社交的需求不再停留于“吃喝玩乐”,而是呼唤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,在社交中探寻心灵的契合。通过“学术酒吧”的社交模式,年轻人也得以拓展人际关系网络,为个人发展创造丰富可能性。 当然,什么场景最适合知识的大众化传播,并没有唯一的答案。随着现代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,“学术酒吧”等公共文化消费空间还要在更长时间内接受市场检验,它的呈现形式也可能不断变化。对此,人们不妨保持一份开放态度。(王钟的)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